山東濰坊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境內。電站距臨朐縣29km,距濰坊市約95km,距萊蕪市約110km,距離淄博市約115km,距濟南市約163km。山東濰坊抽水蓄能電站的供電范圍為山東電網(wǎng),電站建成后在系統(tǒng)中承擔調峰、填谷、調頻、調相、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。
電站總裝機容量1200MW,安裝4臺單機容量300MW的單級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組。電站額定水頭326m,設計年發(fā)電量為13.14億kWh,年抽水電量為17.52億kWh。
濰坊抽水蓄能電站施工期劃分為籌建期、準備期、主體工程施工期和完建期。本工程準備期初擬安排6個月,主體工程施工期初步安排54個月;本工程第一臺機組發(fā)電投產工期為60個月,工程總工期72個月。工程動態(tài)總投資811805萬元,工程靜態(tài)投資654231萬元,單位千瓦總投資6765元/kW,單位千瓦靜態(tài)投資5452元/kW。
本工程等別為一等,規(guī)模屬大(1)型。永久性主要建筑物(包括上水庫擋水建筑物、下水庫擋水及泄水建筑物、輸水系統(tǒng)主要建筑物、地下廠房等)為1級建筑物,永久性次要建筑物(進廠交通洞、通風洞、尾調交通洞等)為3級建筑物,臨時性建筑物為4級建筑物。上、下水庫擋水及泄水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為200年一遇,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;地下廠房及其附屬建筑物、輸水系統(tǒng)洪水標準按200年一遇洪水設計、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。
樞紐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庫、下水庫、輸水系統(tǒng)和地下廠房系統(tǒng)組成。濰坊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位于大峪溝溝首處,上水庫采用開挖和筑壩方式興建,下水庫利用已建嵩山水庫,對嵩山水庫大壩進行加高改建而成。
上水庫天然流域面積為0.36km2,建庫后庫周面積為0.34km2。濰坊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采用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,壩頂高程630.60m,壩軸線處******壩高151.5m,壩軸線長747.6m。上游坡比采用1:1.75,下游坡比采用1:1.5。采用瀝青混凝土面板全庫防滲方案。正常蓄水位為628.00m,死水位為598.00m。正常蓄水位對應庫容為874.7萬m3,調節(jié)庫容802萬m3,死庫容為72.7萬m3。
下水庫利用已建嵩山水庫,控制流域面積154km2,下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89.00m,死水位為266.00m,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4587萬m3,調節(jié)庫容4186萬m3,死庫容401萬m3。下水庫大壩壩頂高程293.50m,******壩高43.6m,壩頂寬6~7m,軸線長度873m,采用壤土心墻砂殼壩壩型。
輸水系統(tǒng)由引水系統(tǒng)和尾水系統(tǒng)兩部分組成,引水、尾水系統(tǒng)均采用一洞兩機的布置形式。引水系統(tǒng)建筑物包括上水庫進/出水口、引水隧洞上平段、引水事故閘門井、壓力管道(包括主管、岔管和支管)。尾水系統(tǒng)建筑物包括尾水支管、尾水事故閘門室、尾水混凝土岔管、尾水調壓室、尾水隧洞、尾水檢修閘門井和下水庫進/出水口等。地下廠房布置于輸水系統(tǒng)的首部,由主機間、安裝間及副廠房組成,呈“一”字形布置,開挖尺寸為173×25.5×53m,主變洞和地下廠房平行布置,兩洞間凈距40m,主變洞開挖尺寸155×21×22m。